【转】高二分科之后学长有话说
来自微信公众号:情系铁一 pro
理科:
首先祝贺大家进入高二成为一名理科生,高二是高一向高三的过渡期,在这一年中你将:
- 完成所有理科内容(包含大量重点与难点);
- 经过一周的疯狂复习后参加学考并获得全 A 成就;
- 高二末期部分学科进入一轮复习;
所以大家会感到课业压力的增大和时间的紧迫感,希望大家在这重要的一年里做好心理准备并打好学科基础 和提前适应高三节奏学会时间安排,在此学长会给大家提一些意见供大家参考。
1.学考 :虽说学考只是一个过关性考试,但“学考的过关不是一个能力问题而是尊严问题”,因此大家应重视学考前的复习时间,且不可让文科课程全部成为放松休闲与卷理科作业的时间(不差那一会儿),在学考一个月前不用过于焦虑,因为复习周把握住就绰绰有余。但是!但是!学考一个月前再不上心,真的是在作死!所以,在复习周上一定要认真听从老师要求完成练习与背诵(这一点至关重要,老师对学考的方向与形式十分准确)
2.数学 :这一年大家将会学习圆锥曲线与导数两大数学拦路虎以及相对比较简单的选修内容,圆锥曲线在试卷上一般会有一道较难的选填与次压轴大题,选填题目一般需要借助定义与少量平几知识来完成,而大题主要考察大家对题目条件的翻译与复杂代数式的运算,因此在高二阶段大家只需要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各个定义与基本性质并联系快速联立方程组写出结果的计算基本功;导数内容一直是高考数学的最难点,其考察题型繁杂并需要较多解题技巧(含参讨论单调性与恒成立问题、不等式的证明问题、零点问题),大家在高二需要认识各个题型并打好分类讨论的基本功、积累解题技巧。在这里学长衷心建议大家正确看待一些难点问题,顾全大局,千万不要为那难得的几分投入过多时间 (性价比太低,容易因小失大)。
3.物理 :高二的内容为动量,电磁场(长居理综压轴大题)与热学,振动等选修内容,电磁学的内容十分连贯,题目综合性很强(一道题会考察电磁场,运动学,动量,能量等诸多知识),因此每一章节都应好好听讲不能落下,要清楚每一个公式的来源推导与应用注意事项,加强不同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大量练习后总结形成自己的框架体系。至于选修的内容大家要重视课本上的内容以及对定义的记忆和理解区分。
4.化学 :对于初学者不太友好的选修四将与大家见面(速率平衡、电化学、水溶液离子平衡:是我们吗?),这块的内容也是不能一节课都不能落下的,重点一定在于课堂上老师的概念讲解理解与对常见题型的总结,及时复习回顾并解决问题,千万不要拖延问题(否则后面会越积越多)。
5.生物 :没啥好说的,注意课堂上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搞清楚过程,重视课本 ,该去记忆的一定不能偷懒,建议可以每学一章画一个思维导图 在自己的脑海中把知识整体梳理一遍,形成知识体系。
文科:
语文、英语 ——做好长期积累 语文和英语这两门语言类学科,其考察的是长期的积累 。高考题目的变化很诡异,22 届的我们就是在考场上突然面临着填成语这个题型——这显然不是应试准备的。积累有诸多方式,比如可以在老师推荐下多读书,英语甚至可以尝试读一些文科相关外刊,比如笔者读过少许《national Geography》(美国国家地理),主要用来培养一些语感。高三多数时间会分给文综三科,语文、英语的基础最好尽早打牢。
数学 ——基础抓牢再拔高 数学永远是文科生的痛点,特别在今年题目格外难之后,相信你们数学备考压力一定大了不少。
如果你的基础差一些,那就先抓基础、抓格式 ——特别是你们将要学到的圆锥曲线、导数,把套路步骤学会,写全,要特别注意老师说的细节问题——毕竟今年压轴只用把韦达、k 不存在一讨论就有 9 分。此外加强运算能力 ,听闻近几日你们在学统计学,那就遇到统计题后,不要列完算式就去抄同桌答案——自己算,限时算。
如果你自认为基础不错(自测:回忆下映射是什么),那么你至少现在的复习高一内容的压力就小了一些,但对于老师讲解的基础概念、解法还是要听,要算(我相信你会在这里出错的)。而且即将到来的圆锥曲线和导数才是高考数学的大头——不要自高自大。
政治 ——牢记课本,学会答题语言 政治考试内容与课本内容其实差异比较大,但没有课本是万万不行的。背书是政治题能答好的必要条件(但绝不是充要条件) 。选择题要注重课本表述的细节,找自己易错题,同时对于一些魔幻题也不要太过纠结;大题可以尝试把做过的题目分类整理,积累语言,比如政治学部分可以由民主、基层、政府、人大、党、政协、国际等等几类典型题,这是个长期工作。各位高二的同学们目前可以按照知识点先弄,高三以后就比如可以按照你们当年时政等其他视角再整理。
历史 ——注重时空联系,学好思想史 笔者个人而言,思想史是历史最难的部分了——思想源于政治经济,需要与必修一二知识相联系印证,来构建某一时空的全貌。此外思想史中的概念区分,务必第一次上课就要弄明白。不然就会像笔者一样快到了高考还分不清天赋人权和生而平等、理性主义和理性精神等——这一个选择题就是 4 分。答题方面,切记按照老师要去规范格式,精简语言 ,如有条件可以读一些大学教材,此处问老师可以得到推荐,但也没有必要让自己知识半径过大,或因为没有读而产生焦虑情绪。
地理 ——注重体系建构,适度拓展知识 地理学习需要你们此时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可能你们已经从考试和上课中被打击到了)。地理知识是越学越清楚的,整体需要尝试构建一个知识体系。除此之外就是要在适度做题中感受这一科目在高考答题的难度——做好心理准备,根据老师要求来循序渐进,将题目分类整理,抽象总结,做好“小专题” 。地理也可以适度阅读。大学教材比如《自然地理学》,杂志如《中国国家地理》一些模拟题可能会直接套用《中国国家地理》的背景知识。但要注意还是以课内为主,以老师安排为主。